還記得在去(2009)年年底,處理器與晶片組的國際級大廠:英特爾,針對Atom小筆電以及簡易功能桌機產品釋出了其新一代的Pinetrail平台;然後在今(2010)年的元旦假期過後不久,筆者曾經在站上跟網友們分享過兩款新的採用英特爾新一代Pinetrail平台的國產品牌小筆電產品,分別是微星的U135(分享文請參考:搭載Intel新一代Pinetrail平台的小筆電-微星U135搶先體驗 )以及BenQ的U103(分享文請參考:BenQ新世代輕薄美型小筆電-Joybook Lite U103試用分享 )。
針對英特爾新一代的Pinetrail平台,微星目前所推出的Atom N450小筆電在台灣的官方網站上可以看到的產品一共有兩個款式:U135以及U130,而這次筆者要跟各位網友一同分享的U160小筆電,則是該公司最新推出、同樣是採用Pinetrail平台的小筆電產品。
產品開箱與配件
雖然筆者這次拿到的U160小筆電是微星的最新款Pinetrail平台產品,不過從下圖可以看到,最外層的"外包裝箱"幾乎可以說與上次的U135小筆電是一模一樣的。
在側面所貼的產品標籤上面,個人覺得比較特別的是顏色以及作業系統這兩部份,這款U160小筆電的外型配色是Glod-Gold-Gold-Black,而作業系統則是搭載Windows 7 Starter(Windows 7簡易版),感覺上跟之前的U135小筆電有不小的差異。
開箱囉!一樣是"箱中有箱",而且這次還有附上一個黑色的小筆電攜帶包喔!
先來看小筆電攜帶包,外層摸起來筆者是覺得有點類似皮革的觸感。
打開來看,裡面是使用兩片魔鬼黏來做固定。
攜帶包的內裡有加上微星的英文名稱標誌~
來一張側面的特寫~這個小筆電攜帶包很明顯是沒有夾層的設計,所以使用者如果想要連同變壓器等配件一併攜帶外出的話,就得全部都塞在裡面囉!(或者是另外選購比較大一點的筆記型電腦攜帶包)
真正的U160小筆電外包裝箱現身囉!在外包裝箱上面可以看到這款U160小筆電的外觀模樣~
微星這款U160小筆電因為有獲得2010年iF設計大獎,所以在外包裝箱的右上角有加上如下圖的得獎標誌。
在外包裝箱的左下方,有一些產品特色的英文說明,不知道本地實際販售的U160小筆電會不會有繁體中文的說明?
這個外包裝箱的側面一樣有貼產品主要規格的標籤貼紙,以及一張繁體中文的小貼紙,上面有產品型號、製造年月(2010年2月份)、產品的生產製造地區是在對岸以及廠商在本地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訊。
再次開箱囉!
嚴格來講,這款U160小筆電的外包裝箱內部設計跟上次的U135小筆電是一樣的,所以上層可以看到U160小筆電本體(請參考上圖),而下層就是如下圖的產品配件了。
先來看產品內附的配件部分,下圖包含了產品簡易使用手冊、保固說明、驅動程式/軟體光碟以及螢幕擦拭巾(因為是鏡面螢幕)...等。
硬體配件中一定要有的外接式電源變壓器以及鋰電池,筆者這次拿到的U160小筆電是內附6 Cell的鋰電池。
比對了一下變壓器上面的產品標籤,結果也是跟上次的U135小筆電一樣,都是台達電子工業的產品,可以支援100~240V的全電壓範圍,輸出的電力規格為19V、2.1A(屬於40瓦的型式),以及變壓器的生產製造地區是在對岸等。
鋰電池的部分就有點不同了,不論是在外型設計上或是可以使用的電力部分,U135小筆電的鋰電池電力規格是11.1V、5200mAh/58Whr,而這款U160小筆電的鋰電池電力規格則是11.1V、5800mAh/65Wh,看來這下子光是要測試鋰電池的續航力,就得花掉相當可觀的時間了。(其實筆者在寫這段文的時候,還在進行鋰電池的續航力測試。)
另一個產品硬體配件是一隻如下圖的USB滑鼠,雖然在上次的U135小筆電中沒有看到類似的滑鼠配件,不過因為兩款小筆電的外包裝箱內部設計是一樣的,所以筆者猜測U135小筆電應該也是有內附一隻USB滑鼠吧!(不知道有購買U135小筆電的大大們是否可以幫忙分享一下呢?)
除了將USB接頭暗藏在滑鼠內部算是比較特別的設計之外(將USB接頭拉出來就可以看到USB連接線了),其他部分個人覺得這就是一隻很簡單、很標準且有滾輪設計的USB滑鼠。
小筆電外觀檢視
接下來就輪到U160小筆電正式登場囉!
原本筆者只是單純想要先將鋰電池安裝起來拍機身後方的特寫,結果在鋰電池安裝槽的金屬接點旁邊發現如下圖的SIM卡安裝位置,看來對於有行動上網需求的消費者又多了一點採購的吸引力。
鋰電池安裝完畢之後,來看看機身後方的特寫吧!
筆者第一眼看到的時候,還真的有點被閃到的感覺,這應該算是傳說中的咖啡金吧!
換到機身正面來看,還是一樣的10吋等級鏡面螢幕~
將鍵盤上方的保護墊拿起來,哇!一整個香檳金的機身外殼,再加上咖啡金的螢幕外殼,這這這...只能說實在是太符合筆者的口味了~
在螢幕上方邊框的中間位置,這裡同樣有設置一個1百30萬畫素等級的網路攝影機,旁邊也是有指示燈號的設計。而用來搭配網路攝影機的內建式麥克風,上次的U135小筆電是設置在螢幕邊框的左上方,而這款U160小筆電則是設置在螢幕邊框的右邊中間位置(請參考右下圖)。
網路攝影機搭配的是虹軟ArcSoft的WebCam Companion 3以及Magic-i Visual Effects 2這兩個軟體,這裡有請小竹輪來幫忙做一下示範,由下圖可以看到1百30萬畫素等級網路攝影機的效果感覺還蠻不錯的。
左下圖是設置在螢幕邊框中間下方的微星英文名稱標誌,而右下圖則是設置在鍵盤右上方的產品型號標示,可以用來驗明正身!
來一張巧克力鍵盤與觸控板區的全貌特寫~
與上次的U135小筆電一樣,在鍵盤上方的功能鍵部分有加入不少具備實用性的組合功能按鍵。
在觸控板部分,由下圖可以看到這款U160小筆電是改成凸點式的觸控板,而筆者在試用之後,發現這個觸控板並沒有支援一些特殊指法的操控方式,也沒有一般筆記型電腦在觸控板上面常見的滾軸設計。
在觸控板區的左邊,有貼如下圖的標籤貼紙,這裡標示了U160小筆電的一些主要硬體規格,以及產品的五大特點。
在觸控板區的右邊,則是可以看到微軟Windows 7 Starter作業系統、能源之星以及英特爾Atom處理器等三張比較小的標籤貼紙。
之前的U135小筆電在機身的右前端一共設置了八個指示燈號,而這款U160小筆電則是改成五個指示燈號,包含有藍牙功能指示燈、無線網路功能指示燈、鋰電池的電力狀態指示燈、系統休眠狀態指示燈以及硬碟的運作指示燈等(下圖由左至右)。
接著來看機身側面的設計,下圖是機身的右側面(從機身的正前方來看),這裡的配置很明顯跟之前的U135小筆電有一些不同,U135小筆電在這裡只有配置一組USB 2.0連接埠,位置在最前端,在乙太網路連接孔的前方配置了一組藍色接頭的D-Sub視訊傳輸介面;而這款U160小筆電則是將USB 2.0連接埠改為兩組,同時將配置的位置移動到乙太網路連接孔的前方,至於D-Sub視訊傳輸介面則是改為配置到機身的左側面了。
在機身右側面的後端,也就是在如下圖的螢幕轉軸位置上,可以看到U160小筆電的電源開關按鍵是設置在這裡。
開啟U160小筆電的電源之後,可以看到電源開關按鍵上面的電源符號是會發出藍色冷光的燈光效果,而右下圖是筆者將環境燈光調暗之後的"藍色冷光"效果,看起來真是令人銷魂啊!(不過話說回來,這個電源開關按鍵的燈號設計怎麼跟某牌有很雷同的感覺呢?
)
再來看到的是機身的左側面,由於前面提到D-Sub視訊傳輸介面改為配置到機身的左側面了,所以這裡的USB 2.0連接埠只有配置一組(總共還是三組);而且原本U135小筆電的變壓器電源線插孔是設置在機身側面主散熱孔的後方,在這款U160小筆電上則是改為配置在機身側面主散熱孔的"前方"。
比較特別的是,在這款U160小筆電的機身左側面靠近前端的位置,有設置一個如下圖的無線網路開關按鍵,筆者試用之後,發現這個開關按鍵就是單純用來控制無線網路功能的開/關,而藍牙功能的開關則是必須要使用Fn+F11的組合式按鍵才行。
下圖是U160小筆電的螢幕可以打開到最大角度的模樣,提供給網友們做一下參考。
翻到機身的底部來看,之前的U135小筆電在機身底部是完全沒有設置可以"簡單地"打開來的保護蓋,而這款U160小筆電在下圖靠近右下方的位置有設置一片保護蓋,打開來可以看到裡面設置的是記憶體插槽。而在靠近機身前端的左/右邊,也就是筆者在下圖有畫紅色框框的位置,則是U160小筆電所設置的多媒體喇叭所在,試聽之後,個人是覺得聲音效果還蠻不錯的。
下圖是鋰電池附近區域的特寫,這款U160小筆電的鋰電池是採用一般比較常見的兩段式卡榫固定設計,鋰電池的底部左/右兩邊也有設置橡膠材質的腳墊。
在機身底部稍微靠近右上方的位置,貼了三張如下圖的標籤貼紙,左邊的是U160小筆電的產品標籤,上面有標示產品型號、使用的電力規格、產品的生產製造地區是在對岸...等資訊;而右邊的兩張,上面的是藍牙裝置的產品標籤,下面的則是無線網路裝置的產品標籤。
在機身底部稍微靠近左下方的位置,有貼微軟Windows 7 Starter作業系統的標籤貼紙,以及另一張繁體中文的U160小筆電產品標籤。
以上就是微星這款新推出的U160小筆電的外觀部分,接下來就先來試試看產品內附的黑色小筆電攜帶包以及U160小筆電之間的搭配性究竟是如何?
先比比看U160小筆電與黑色小筆電攜帶包的尺寸大小,在不安裝6 Cell鋰電池(或者說安裝3 Cell鋰電池)的情況下,U160小筆電與黑色小筆電攜帶包似乎剛剛好而已。
直接將U160小筆電(沒有安裝6 Cell鋰電池)裝進黑色小筆電攜帶包裡面,果然是剛剛好~
再將產品內附的6 Cell鋰電池安裝到U160小筆電上面,然後準備將U160小筆電裝進黑色小筆電攜帶包裡面的時候,筆者發現最好是由小筆電的前端往黑色小筆電攜帶包的裡面"裝進去",裝好的樣子就如同下圖一樣,看起來靠近鋰電池的部分會有點鼓鼓的。
下面第一張圖是在沒有安裝6 Cell鋰電池(或者說安裝3 Cell鋰電池)的情況下,U160小筆電裝進黑色小筆電攜帶包裡面的樣子;而下面第二張圖則是在安裝好6 Cell鋰電池之後,再將U160小筆電裝進黑色小筆電攜帶包裡面的樣子,網友們可以比較一下兩者之間的差異。
雖然小筆電一般來說,鋰電池的續航力時間都還蠻長的,不過外出攜帶我想應該還是有不少的使用者會想要連同變壓器一起帶著走吧(以備不時之需),而下圖就是在沒有安裝6 Cell鋰電池(或者說安裝3 Cell鋰電池)的情況下,U160小筆電連同變壓器一起裝進黑色小筆電攜帶包裡面的樣子,雖然看起來有點鼓鼓的,不過還算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原本筆者以為,安裝好6 Cell鋰電池之後的U160小筆電,應該沒有辦法再塞進變壓器了,不過實際上還是可以啦,只是需要稍微挪一下位置而已。
這裡有請筆者的同事來幫忙做一下示範,下圖是直接拿起安裝好6 Cell鋰電池之後的U160小筆電,看起來的質感真的挺不賴的吧!
接著是沒有安裝6 Cell鋰電池(或者說安裝3 Cell鋰電池)的U160小筆電,裝進黑色小筆電攜帶包裡面然後拿在手上的模樣,有點像小公事包的感覺。
最後筆者是把安裝好6 Cell鋰電池之後的U160小筆電,然後再與變壓器、電源線通通都塞進黑色小筆電攜帶包裡面,由下圖可以看到整個黑色小筆電攜帶包"變胖"了許多,所以個人是覺得,如果使用者有需要常常外出攜帶使用小筆電的話,還是建議額外添購一個合適的筆記型電腦攜帶包會比較好一點。
內部配備與規格檢視
前面在檢視機身底部的時候,筆者曾經提過有一片可以打開來的保護蓋,打開保護蓋之後就可以看到如下圖DDR2 SODIMM記憶體插槽了,與一般的小筆電一樣,這款U160小筆電也是只有設置一組記憶體插槽而已。
下面兩張圖就是這款U160小筆電所搭配的DDR2記憶體模組之正/反兩面,雙面各配置了八顆的記憶體晶片,這支記憶體模組不論是模組本身或者是採用的記憶體晶片,都是三星的產品;而由模組上面的產品標籤可以看到,這支記憶體模組的運作時脈規格為DDR2-800、總容量為2GB、產品的生產製造地區是在對岸...等資訊。
雖然這款U160小筆電已經可以比較容易看得到記憶體模組了,不過筆者仍然很想一睹硬碟的廬山真面目(上次的U135小筆電實在是有夠難拆),所以這次就努力來挑戰一下囉!
還好這次的U160小筆電比較簡單,只要將鍵盤拆下來就可以看到硬碟了,而拆鍵盤的主要關鍵在於上方的三個固定卡榫,只要使用適當的工具將三個固定卡榫一一頂開(建議使用塑膠材質的工具,不然一不小心就...),鍵盤就可以輕鬆地拿起來了。
將鍵盤翻過來,如下圖所示,一眼就可以看到硬碟的安裝位置囉!
再將硬碟拆出來,下圖是硬碟背面加上硬碟安裝支架的樣子。話說硬碟安裝支架上面的黑色塑膠保護片與硬碟之間也似乎太過密合了一點,筆者要將硬碟從硬碟安裝支架上抽出來的時候,還蠻膽戰心驚的,深怕一不小心就把黑色塑膠保護片弄破了,所幸上天保佑,總算能夠順利完成任務。
從硬碟安裝支架上抽出來的硬碟本尊如下圖所示,由產品標籤可以得知這個硬碟是TOSHIBA的產品,產品型號為MK2565GSX、硬碟的總容量為250GB,產品的生產製造地區是在對岸。而由產品型號可以在廠商的日本官方網站的相關硬碟規格網頁上找到,這個硬碟是採用SATA 3.0Gb/s的傳輸介面、硬碟的轉速是5400轉、內建的記憶體緩衝區容量為8MB...等相關規格資訊。
接下來利用一些軟體來看看這款U160小筆電的一些內部硬體資訊吧!
首先看到的是CPU-Z程式,由於目前CPU-Z程式的最新版本還是維持在1.53.1版,所以這裡偵測到的資訊基本上跟筆者上次試用BenQ的U103小筆電是比較雷同的。
不知道網友們有沒有發現,上圖的處理器前端匯流排時脈怎麼好像有點比較高的感覺?標準應該是667MHz左右,而這款U160小筆電卻是可以跑到685MHz。筆者後來開機進BIOS裡面看看,結果發現BIOS的"Advanced"頁面中有一個如下圖的"Performance Enhanced Mode"功能選項,這個功能選項只有開啟與關閉等兩種選擇而已,當使用者選擇將這個功能開啟的時候,處理器的前端匯流排時脈就會如同上圖一樣,自動提升到685MHz;而當使用者選擇將這個功能關閉的時候,處理器的前端匯流排時脈就會回復到標準的667MHz左右,所以個人覺得這個應該可以算是U160小筆電新增加的超頻小功能。
在主機板頁面中,可以看到Atom N450處理器是搭配單晶片的NM10"南橋"晶片。
切換到SPD頁面來看,這裡顯示了前面所看到的那一支2GB容量的三星DDR2-800記憶體模組的一些內部資訊,基本上跟模組上面的產品標籤資訊是一樣的。
記憶體頁面同樣只有顯示記憶體容量是2GB而已~
再看到CPU-Z程式的繪圖頁面,這裡顯示的資訊也不多,可以看到內建的整合式繪圖核心是GMA 3150,分享的記憶體容量是256MB。
接著看到的是"變更顯示器的外觀"視窗畫面,由下圖可以看到這款U160小筆電的螢幕標準解析度是跟U135小筆電一樣的1024 x 600。
"介面卡"頁面所顯示的整合式繪圖核心當然也是GMA 3150啦~
再來是"檢視電腦的基本資訊"視窗畫面,這裡可以看到作業系統是搭載32位元的Windows 7 簡易版(Starter版)。
最後是裝置管理員的視窗畫面,下圖列出筆者認為比較重要的一些配備給網友們做一下參考。
基本效能測試
這次筆者所拿到的這一台U160小筆電,其實是一台全新的產品,所以開機之後,連作業系統也是如同下圖一樣,要重新開始安裝。
在上圖的啟始畫面中選擇好想要使用的語言之後(筆者是選擇繁體中文),接著就是選擇"國家或地區"、"時間和貨幣"以及"鍵盤配置"等。
然後就是等作業系統自己慢慢安裝完成囉(包含各種驅動程式也都會自動安裝完畢)!安裝過程中還會有一些軟體安裝的選項讓使用者選擇,不過看起來都很一般,所以筆者就不另外拍照了。
等到作業系統安裝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進行基本的效能測試啦!
首先看到的是Windows 7作業系統的評等基準分數,與上次的U135小筆電比起來,除了處理器的子分數不變之外,其他四個項目的子分數都有稍微提升一點,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搭配Windows 7 "簡易版"作業系統的關係?
在CPUmark 99的測試中,這款U160小筆電得到的是117分,比U135小筆電的115分多了兩分,看來處理器的前端匯流排超頻之後,對於處理器的效能表現是有一定程度的幫助。(雖然超頻的幅度不算太大)
接著看到的是Sandra 2010c軟體的兩個處理器項目測試,與上次的U135小筆電測試成績比較起來,這款U160小筆電在這兩個測試項目所得到的測試數據也是有稍微比較高一點。
同時在Sandra 2010c軟體的記憶體測試項目中,U160小筆電得到的測試數據也是有比較好一點,個人推測,雖然目前的CPU-Z軟體版本還無法正確顯示記憶體模組的實際運作時脈,不過因為英特爾新一代的Pinetrail平台是將記憶體控制器、內建的整合式繪圖核心通通都整合到處理器上面,所以處理器的前端匯流排超頻之後,應該也是會影響到記憶體模組的實際運作時脈(記憶體模組的運作時脈也是會跟著一起超頻),所以才會導致這裡的測試數據有提升一些。
單獨測試一下這一台U160小筆電所搭配的TOSHIBA 5400轉、MK2565GSX硬碟的傳輸效能表現,下圖是HD Tune Pro 3.50版的標準讀取測試所得到的測試結果,這裡得到的平均資料讀取速率是65.7MB/秒,比上次U135小筆電所搭配的TOSHIBA、MK2555GSX硬碟,得到的平均資料讀取速率58.1MB/秒還要再更高一些。
由於硬碟分割的關係,所以HD Tune Pro 3.50版的檔案基準測試有下面兩張圖的測試結果。
同樣的,使用CrystalDiskMark 2.2版軟體來測試硬碟的傳輸效能表現也是會有兩個測試結果,而且這裡得到的測試數據不論是C槽或是D槽,也都是比上次的U135小筆電還要再更高一些。由此可見,這一台U160小筆電所搭配的TOSHIBA 5400轉、MK2565GSX硬碟的傳輸效能表現,的確是有比U135小筆電所搭配的MK2555GSX硬碟還要再更好一點。
在測試系統的整體效能部份,一開始筆者是使用PCMark 05軟體來進行測試,得到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雖然在整體的PCMarks分數部分略低了一點,不過四個細部項目(處理器、記憶體、繪圖以及硬碟)的測試成績都有一些提升,特別是在硬碟的測試項目,提升的幅度將近有9.5%,還蠻可觀的。
然而很奇怪的是,原本筆者接下來要使用PCMark Vantage軟體來進行測試,但是開啟軟體之後卻出現如下圖的警告訊息,然後就不能進行測試了,看來Windows 7 "簡易版"作業系統對於某些特定軟體還是會有一些限制的。
再來要看的是3D效能的測試部分,筆者在這裡也是使用3DMark 03軟體來進行測試,設定的測試畫面解析度也是1024 x 600,而這裡得到的測試成績748,比上次的U135小筆電的成績715也是有高出一點點。即使是如此,不過由這個測試成績來看,想要使用Pinetrail平台的整合式繪圖核心GMA 3150來玩3D遊戲的話,同樣還是蠻困難的。
針對HD高畫質影片的播放部分,由於同樣都是採用Pinetrail平台的小筆電,所以對於1080P的電影預告片(MOV檔)這款U160小筆電同樣也是會出現影音不同步的狀況(聲音比較快)。至於下面的三張圖,則是筆者使用KMPlayer播放軟體加掛K-Lite Codec檔,然後播放"赤壁:決戰天下"、"阿凡達"以及"變形金剛:復仇之戰"等三部720P的電影預告片(MOV檔),再截取包含工作管理員的處理器耗用率的影片實際播放畫面,三部720P電影預告片的實際播放過程都很順暢,工作管理員所顯示的處理器耗用率大都維持在3x%~5x%之間(偶而會跳到6x%),筆者也沒有看到任何畫面延遲的狀況發生。
最後要看到的是電池續航力的測試,這部份筆者仍然是使用對於系統效能要求比較高的Battery Eater 05軟體來進行測試,軟體的測試設定如下圖所示,螢幕的亮度筆者同樣是設定在約60%左右的亮度值。
實際得到的測試時間如下圖所示:將近六個小時又四分鐘,筆者第一眼看到這個測試數據的時候,還真是嚇了一跳(筆者有重新進行測試,得到的測試數據還是超過六個小時),雖然說這款U160小筆電所搭配的6 Cell鋰電池(11.1V、5800mAh/65Wh)在電力規格部分比U135小筆電的6 Cell鋰電池(11.1V、5200mAh/58Whr)要高出一些,不過在相同的測試設定之下,U160小筆電所得到的鋰電池續航力竟然可以比U135小筆電多出一個半小時,這實在是讓筆者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更何況筆者還是在開啟U160小筆電的超頻功能(Performance Enhanced Mode功能選項)的狀態之下來進行鋰電池續航力的測試。
另外,在上面的相同設定條件之下,筆者也做了待機時間(idle模式)的測試,得到的測試結果是約九個小時又16分鐘,筆者只能說,微星這款U160小筆電是筆者在站上開始發筆電分享文以來,鋰電池(6 Cell)的續航力測試時間是最久的一台小筆電了。
試用心得
綜合以上來看,微星這款U160小筆電因為是採用英特爾新一代Pinetrail平台的產品,雖然說基本的效能表現會受限於整個Pinetrail平台的能力(例如3D效能、Full HD高畫質影片的播放等),不過微星也有在BIOS內加入Performance Enhanced Mode功能選項,讓使用者可以選擇是否要進行超頻來提升些微的效能表現。
而外型的設計、顏色的搭配部分,更是讓筆者眼睛為之一亮的優點,如果你/妳也跟筆者一樣,喜歡這種雙金色(咖啡金+香檳金)的色彩搭配的話,相信這款U160小筆電同樣也會吸引您的目光焦點。此外,預留3G/3.5G行動上網的功能,以及6 Cell鋰電池的超長續航力表現,對於常常需要外出攜帶筆記型電腦的使用者來說,更是相當吸引人的採購誘因之一。
- Jul 26 Mon 2010 19:24
金色誘惑之微星U160小筆電開箱分享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