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
「在紐約打球,你得學習如何應付許多棒球以外的事情,」同樣從洋基轉至國民的好友布魯尼說,「媒體,球迷、每場爆滿的球迷。」 在紐約,每場比賽就算不爆滿,四萬觀眾大概也跑不掉;華盛頓呢?往往五成滿就算豐收了。 觀眾少,或許不會影響球技,但誰不想在沸騰的主場比賽?誰不想聽到全場觀眾的加油呼喊?光是這一點,王建民恐怕就得調適好一陣子。 在洋基,不得冠軍,就等於失敗。「只要是球員,都會想贏球,在哪個地方都一樣,但在紐約真的很不一樣,壓力太大了,」布魯尼說。 與建仔一樣,布魯尼也是過來人,投得好的時候,被視為洋基牛棚要角;一受傷、投壞了,又被媒體與球迷修理地體無完膚,「在紐約,我真的學到很多,我相信建民也是。」 反過來說,或許國民會是適合建仔傷癒復出的好舞台,至少,他不用背負著非贏不可的絕對壓力。「回歸原點,其實我們棒球選手最想要的,就是打棒球,」布魯尼說,「單純地打棒球,這裡會是理想的城市。」
王建民加盟,也讓平常只有三、四家隨隊記者常駐的國民隊,見識到了台灣媒體的陣仗,這些平常沒什麼受訪機會的球員,一逮到機會就在鏡頭前搔首弄姿,一些球員甚至主動要求上鏡頭、學習中文,這大概是國民隊與王建民當初都沒想到的吧。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