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提供

去(97)年10月15日,台塑集團創辦人王董事長永慶先生不幸在美辭世,消息傳來,大家都無法相信一位備受各界尊崇的企業家,就這樣突然離開了我們。所謂「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這位和藹可親、畢生以工作為職志的長者,除了留下奮鬥不懈的身影,更留給世人彌足珍貴的典範。

學徒出身 創建王國

永慶先生自幼家境清苦,15歲時就離鄉背井到嘉義米店當學徒。16歲時,用他父親所借貸來的200日圓開了一家米店,憑著對顧客親切、周到的服務,以及過人的創業頭腦,生意愈做愈大,也自此開展了永慶先生傳奇的一生。

民國43年永慶先生靠著向政府申借的小額資金,創立了台塑企業,半個世紀以來,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追根究柢」的態度來經營,也使台塑從一家生產聚氯乙烯粉(PVC)的中小企業,能逐漸擴充版圖,不斷的成長。

如今台塑集團的關係企業遍及海內外,員工超過9萬人,去年年營收超過2兆元,其中單就國內的營業額即占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4.7%,已然成為台灣最具規模、也最賺錢的集團企業。台塑從起步時的創業維艱,到現在的成長茁壯,永慶先生是其中最關鍵的人物。

永慶先生具有洞燭機先的眼光和鍥而不捨的毅力,為了完成石化業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的夢想,他以填海造陸的手段,將滄海化作桑田,使得麥寮六輕成為台灣最大的石化重鎮,也使台灣在國際石化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特別是早在十多年前,永慶先生就大聲疾呼兩岸關係應朝向和平發展、互利共榮,這樣的宏觀膽識與真知灼見,實在令人敬佩。這幾十年來,台塑集團在永慶先生的領導下,一向著重效率及紀律,因而能創業有成,而且社會形象良好,永慶先生並因此贏得「經營之神」的美譽。

自奉簡樸 熱心公益

永慶先生不僅致力於企業的成長,對於永續環境與公益社會也同樣關心備至。他在生活上始終自奉簡樸,但在行事上卻熱心公益、為善不欲人知,是一位深具愛心的企業家。在台灣所創辦的長庚醫院體系,具有國際醫療水準,是東南亞最大的綜合醫院,成立30餘年,不但帶動台灣醫療水準的提升,也為社會大眾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其一手創辦的長庚大學、明志科技大學與長庚技術學院都以辦學績優聞名,為國家社會培育許多傑出的專業人才。明志科技大學與長庚技術學院每年更提供相當名額給予清寒的原住民學生免費就讀,並輔導他們就業。

此外,永慶先生更慷慨捐款,提供兩岸1,700多位聽障人士免費安裝電子耳,讓他們恢復部分的聽力,重獲新生。在台灣921大地震及四川大地震時,台塑集團也都捐款協助救災,並且認養16所921地震受損小學,以及26所台灣各地的老舊危險學校。近年來,永慶先生更在大陸推動興建1萬所希望小學,目前已完成數千所,一時在海峽兩岸傳為美談。

永慶先生這些善行義舉,超越族群、橫跨兩岸,目的只為了幫助社會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社會更富愛心、更添祥和。

長者風範 與世永存

永慶先生比我年長30多歲,但相交超過20年,我不論在哪個職位,也不論是否擔任公職,歷年來參加過十多次台塑集團所舉辦的年度員工運動會。當每次追隨七、八十歲高齡的永慶先生以過人的毅力與體力,帶領全體台塑員工跑完5,000公尺時,內心極為敬佩。重點還不只是他個人的體力,更重要的是團隊的紀律與活力。這真是國內政府機關首長與企業負責人無人能望其項背的一項「絕活」。

英九也曾在一次參加台塑的員工運動會後,獲邀和永慶先生伉儷在員工訓練所一起吃剛從外面路邊攤買回來的蚵仔麵線,他的夫人親切地從大鍋中舀一碗給我,吃完了又添一碗給我,三個人吃得不亦樂乎,這一幕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也非常懷念。

此刻追憶永慶先生,他在生活上是如此自律嚴謹、自奉簡樸;在工作上則是如此勤勞奮進、認真踏實。終其一生專心致力於企業經營與社會回饋,當別人請教他成功的秘訣時,他總是謙虛的說:「我沒有什麼秘訣,就是勤勞樸實,用心去做。」對於這位曾經是相知相惜、互許為「忘年之交」的長輩老朋友,英九學習到很多,同時更堅信:永慶先生一生卓越不凡的為人風格、堅忍刻苦的創業精神,與關懷弱勢的慈悲胸懷,必將傳承人間,成為世人的榜樣。

永慶先生的一生事蹟,是我們台灣社會的驕傲;他的行事作風體現了台灣的核心價值。在他逝世屆滿周年的此刻,給國人留下了永恆的去思。

※延伸閱讀》
‧台塑種樹 盼垃圾場變花海
‧緬懷王永慶 麥寮植樹淨灘
‧林口國小仁愛樓 動工重建/font>

【2009/10/1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湘 的頭像

    Movie in house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